媽媽的強心臟
每一個媽媽都要有強心臟。強心臟的意思是要耐得住驚嚇,忍得住被討厭,挺得住被誤會,並且永遠在對未來不確定中堅持對孩子的教育;而這顆心臟的鍛鍊,是從baby呱呱墜地開始…。
小baby哭了,到底該不該馬上去抱?他想喝奶,到底該不該立即送上奶嘴,還是讓他等一會兒,養成規律的習慣?是要給孩子賞罰分明的教育,還是讓他感受無條件的包容接納?永遠辯論不完的教育理念,造就了媽媽們不管怎麼教,心中總有個懷疑的聲音,深怕自己太嚴了?或是太鬆了?怕學虎媽讓孩子吃不消逼壞了,又怕自己變成了直升機父母把孩子寵壞了,怕陪他們的時間不夠多,又怕給的笑臉不夠多。
怕的事情那麼多,又不能確定標準答案,身為母親,當然得有強心臟。
孩子上學了,早晨雖然著急著趕時間,但眼看著那熟睡的小臉龐和疲累的模樣,叫他推他都沒反應,真的不忍心啊!讓他再多睡五分鐘好了。結果等到火燒屁股催他起床時,他還要生氣怪你沒準時叫他,害他匆匆忙忙可能上學要遲到。
孩子放學回來感冒了,一方面氣他就是不聽話,不記得要穿外套;一方面要耐著焦慮著急的心情,希望傳遞出的是關心而不是責備囉嗦,只因很多教育心理學的文章都說,在孩子脆弱時,媽媽生氣或是焦慮的臉孔,有可能讓孩子的心靈受傷。但,母親也是人,要做到時時壓抑其他真實心情,談何容易?
孩子漸漸長大,逼他念書還是不逼?要幫著他站穩起跑點,還是告訴他輸了也沒關係?孩子念書累了,是陪他站起來動一動再堅持下去,還是鼓勵他先睡了吧!
媽媽的強心臟,展現於耐得住孩子的惡言與厭惡,又得不放棄的傳遞出母親的愛。於是,有自己端個凳子陪孩子一坐兩小時讀書,忍住整晚不看電視或滑手機的媽媽;有強迫孩子住家裡要每個月付租金,但最後卻是替他存下第一桶金的媽媽;有跌倒了不讓哭,在耳邊大聲喊著要堅強的媽媽;有疲於奔命寧願自己少睡一小時,換孩子多睡十分鐘的媽媽;有為了不想孩子白白受委屈,不惜跟老師吵架的媽媽;有邊哭邊罵小孩,情緒失控的媽媽;有各種面貌的媽媽,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愛。
或許沒有人能知道到底那種教育方式最好,一點堅持一點嚴厲一點同理一點慈愛,任誰也拿不準分寸比例,因為每個小孩都不一樣。於是,媽媽只好當一個負責的賭徒,認分的暗自呢喃:孩子將來好,是你自己的努力;你將來不好,就怪媽媽吧!因為沒有人知道賭局的結果,但卻需有人願意承擔,才能繼續前進,所以萬一賭輸了,就都怪我好了!
這是媽媽的強心臟。